温州肯恩大学国情与文化教育中心
国情课程教育大纲(2020年更新)
一、教育宗旨
1.围绕我校“五C”教育特点:创新性creativity、批判性criticism、合作cooperation、个性character、关怀care,以中国国情和文化为核心,发展出既符合国际潮流和时代需求,又传达中国传统和现实情况的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方法。
2.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下,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中国国情、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关注学生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团结合作精神、道德伦理、个性化、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能力。
3.提倡自我培养“有积淀、能思考、会表达”的三个基本素质与“人文意识、法律意识、爱国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这四个基本意识、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独立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认识自我,并促其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二、培养目标
- 了解全球知识及文化,传承本土知识及文化;
- 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和适应能力、爱国主义情怀、批判性思维及合作精神;
-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 具有关怀能力,实践积极健康的生活模式。
三、课程设置
国情课程共6门(见下表),每门课程至少1500分钟,建议于第一、第二学年内完成(2020学年开始)。
- 大陆生:必修4门(辨与思、我与社会、古与今、文化传承与国际化),每门课2学分,共8学分。
- 港澳台侨学生:辨与思、我与社会免修;文化传承与国际化、古与今选修一门,共2学分。
- 国际生:必修2门(现代汉语1学分,中国概况2学分),共3学分。
注意:为了确保各位同学大四毕业当年的6月底-7月初顺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
强烈建议同学们大四冬季学期之前修完4门国情文化课(8学分)!
即第一学年修完2门(古与今,文化传承与国际化),第二学年修完另外2门(辨与思、我与社会)。
课程名称 | 培养目标 | 学分/学时 | 课程性质 | 课程规模 | 授课方式 | 课程要求 |
辨与思 | 1、2、3 | 2/32 | 必修(大陆生) | 30/90/200/班 | 讲座课,理论互动课,小组讨论课,实践课 | 1.阅读量:至少30小时
2.小组任务 3.实践活动 4.创意作业 |
我与社会 | 1、2、3、4 | 2/32 | 必修(大陆生) | 30/90/200/班 | 讲座课,理论互动课,小组讨论课,实践课 | 1.阅读量:至少30小时
2.小组任务 3.实践活动 4.创意作业 |
古与今 | 1、2、3 | 2/30 | 必修(大陆生),
选/必修(港澳台侨生) |
30/90/200/班 | 讲座课,理论互动课,小组讨论课 | 1.阅读量:至少30小时
2.小组任务 |
文化传承与国际化 | 1、2、3 | 2/30 | 必修(大陆生),
选/必修(港澳台侨生) |
30/90/200/班 | 讲座课,理论互动课,小组讨论课 | 1.阅读量:至少30小时
2.小组任务 |
汉语 | 1、2、3 | 1/15 | 必修(国际生) | 30/班 | 理论互动课 | 阅读量:至少15小时 |
中国概况 | 1、2、3、4 | 2/30 | 必修(国际生) | 30/班 | 理论互动课 | 阅读量:至少30小时 |
四、培养目标测评要求(描述测评内容、测评方式、分数等级、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1.测评内容
任课老师将根据以下标准评定学生并给出分数,评定方式可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 课堂参与/课后作业(40%)
- 课堂互动讨论/小组任务展示(40%)
- 综合考试或考核(10%)
- 论文/调查报告/创意作业(10%)
2.测评方式
具体如上,在保证学生过程性评价切实完成的基础上,具体组块及比例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 93~100分 A-90~92分 B+86~89分 B83~85分 B-80~82分 C+76~79分 C70~75分 D60-69 F60分以下)
五、特别注意:学生要做好个人的课程修读管理,避免产生影响成绩等后果。遇下列情况将按以下规则处理,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遵守。
- 注册课程却全程未修读,按旷课处理,最终成绩记为F;
- 未在教务部规定时间内退课,且该学期又未继续修读该课程,一律按旷课处理,最终成绩记为F;
- 无故缺课或请假次数超过总课程次数的1/3(含1/3)时,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或考核,且最终成绩记为F;请假但补交作业可按课程考核要求保留当次作业成绩,当次出勤分为0;无故缺课按旷课处理,当次作业和当次出勤分皆为0;
- 学生注册的美肯及温肯邮箱是学校和学生联络的官方正式有效的途径,同时是学生接受学校信息通知的重要工具,学生应当及时关注并查询学校发送的通知等信息。如邮箱有问题,或担心自己没有收到邮件等,学生应当及时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处理,否则产生相关问题及后果由学生自行承担。